2007年7月6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当初误抓你 如今资助你
义乌社区民警陈兴亮和一名贫困大学生的“特殊”缘分
陈正明 赵华繁

  2005年的12月15日,天气寒冷。临近傍晚的时候,义乌市公安局稠江派出所接到110指令,在贝村一户人家抓住了一个小偷,叫值班民警去带回。当值的社区民警陈兴亮迅速率人赶到现场,将小偷带回所里。
    凭直觉,陈兴亮感到这个衣衫褴褛的“小偷”和自己以前审查过的小偷不一样。小伙子一再辩称自己没有偷东西,只是想在院子里捡易拉罐,不料却被人误以为是小偷了。小伙子还说,他是福建南平人,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生,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,就只好先办了休学手续,来义乌找工作,准备攒足了学费再上学,没想到工作没找到,身边带的钱也很快用完了,就只好流落街头捡破烂了。
    为了查明真相,陈兴亮在网上找到了该学校的网页,和该大学学生处的一个老师取得了联系。老师告诉他确实有这么个学生办理了休学手续,而且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,只可惜家里太穷。
    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陈兴亮的脑海里,他立即给小伙子买来了晚饭,并和他边吃边聊了起来。
    随着谈话的深入,小伙子的艰辛生活让陈兴亮的同情心油然而生,他决定帮帮这个孩子。他托朋友帮小伙子在网吧找了一份活儿,解决了他的食宿。陈兴亮见他很想上学,就与他的生活指导老师取得了联系,商量让他复读的事,并称学费可以由自己来负责,得到了老师全力支持。
    去年9月份一开学,小伙子终于踏上了北去的列车,重返校园。陈兴亮也信守承诺,汇去了4000元学费。如今,小伙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,享受着美好的大学时光。学校勤工俭学办公室也为他找了份兼职的工作,可以解决他的生活费。
    在采访时,陈兴亮拉开办公桌的抽屉,拿出小伙子给他写的信让笔者看。他说,小伙子很懂事,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,他特别珍惜,每隔一段时间他就给自己写信或者打电话汇报学习情况。陈兴亮还说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帮助有实际困难的大学生,我义不容辞。